跨文化交流与自然科学探索的双重盛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外合作班研学记
2024年7月6日-7月7日,对外交流合作处葛翼飞副处长及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带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班60名学生赴禄丰进行了为期两天一夜的研学活动。
研学活动第一天:文化交流与团队建设
外教英语课程:通过聘请外教进行英语相关课程的讲授,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还感受到了纯正的英语语境,为日后的国际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沉浸式的语言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外教还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英语角活动,鼓励学生们用英语分享自己的研学心得和感受。这种沉浸式的语言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也为他们日后的国际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少数民族特色篝火晚会:晚上举办的篝火晚会,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在欢快的音乐与舞蹈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简单的民族舞蹈,还深入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搭帐篷活动:夜幕降临后,学生们在外教的带领下,开始了搭帐篷的挑战。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研学活动第二天:自然科学探索与历史文化学习
(1)外教引领的自然科学探索
在寻找恐龙化石的探险中,外教不仅充当了向导的角色,更成为了学生们探索路上的伙伴。外教用英语生动地讲解着古生物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们观察化石的形态、纹理,甚至亲自示范如何识别化石遗迹。学生们在外教的鼓励下,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形成了热烈的讨论氛围。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2)修复化石的跨国合作:进入修复化石的研学课程,外教更是与学生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了化石的清理与修复工作。外教耐心地指导学生们使用专业工具,讲解每一步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在修复过程中,外教还分享了自己国家的古生物学研究经验,与学生们交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学探索方式。这种跨国界的合作与交流,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细致,更让他们体验到了跨文化合作的乐趣与挑战。
(3)参观恐龙谷遗址博物馆:最后,学生们参观了恐龙谷遗址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细的解说,他们系统地了解了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灭绝原因等知识,进一步拓宽了科学视野,激发了探索未知的热情。
此次为期两天一夜的研学活动,不仅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班的学生们提供了一次独特而丰富的学习体验,还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加深了学生们对自然历史、民族文化以及国际视野的理解与认知。
撰写:贾蒙蒙
初审:杨志红
终审:吕永明
终审:吕永明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