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工作>详细内容

教学工作

马院教师热议两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11 08:51:13 浏览次数: 【字体:

 导言:

凛冬已尽,律渐回春,时间新故相推,一往无前,日历翻到了2021年新的一页,全国两会如火如荼的展开,这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起步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第一步。

在马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老师们观看两会视频、学习中央文件,谋深悟透两会精神,持续深化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院长 潘忠志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同时提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新目标,构建了新蓝图,我们思政课教师要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 杨晗

“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两会热词备受关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两会热词反映的是时代大势,折射的是民生期待。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杨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进入新时代,人们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作为思政教师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教育,为高品质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罗静 

学习两会精神,立足教师岗位,务实担当,履行义务,脚踏实地,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赵莉

新起点,新征程。新时代催人奋进,新使命激荡人心。身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在聆听了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高度肯定教育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等相关讲话之后,倍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即将启航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政治可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思政教师,不断对学生实施“多向锻造”,培养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李琼芬 

一年一度的两会,已经成为展现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窗口。在会议上,看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劳碌身影,看到了两会代表的辛苦奔波。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和胸怀,不断更新和改革自己,以更好的姿态投身到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中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陶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运用就业专项补助等资金,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建设一批高技能的人才培训基地。加油年青人,政府工作报告为你打气!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吴萍

学习两会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创新帮扶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先要扶”智”,“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作为思政教师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贫困问题来个“釜底抽薪”,承担起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此必须积极修炼个人本领,引导青少年提升自我、夯实信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郑海婷

听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倍受鼓舞,这是一次既振奋人心又催人奋进的大会,回顾2020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凸显了制度优势与大国担当;中华民族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大国家凝聚力,这些都毕将被历史铭记。展望2021年我们信心满满,心潮澎湃,我们更应该立足本职工作,以崭新的工作风貌,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敬业的工作态度积极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建党百年交上满意的答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谭思思 

两会回应了中西部教育差距、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教育热点问题,引发了广大民众深刻共鸣,传递出以人为本、关爱民族未来的民生温度,也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李孟璇 

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确立了十四五时期教育领域主要发展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德育职能,将时代之声带入课堂,唱响新时代精神之音。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秦镟艳 

教育改革这不仅是民众关注的高频热词,也是“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课题。“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也明确指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思政老师,要坚持“德以师为本,师以德为先”的初心,打造“有滋有味有情有义”的创新思政课堂,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李嘉成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要精准服务“六稳”“六保”。充分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期、保民生作用,及时出台审理涉疫民商事、涉外商事海事、执行案件等4个意见,指导各级法院妥善应对疫情引发的诉讼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吴僖

学习两会精神,提升教学服务水平,两会提出,我国立法工作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了新特点,在公共卫生、国家安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提升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教育能力,常学常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修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李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作为思政老师,要主动为解读国家政策服务,认真在课堂上穿插好相关知识,引导好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左杨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再次强调了教育要坚持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成长之路才会行稳致远。

结语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历史的交汇点上,马院老师凝聚奋进动力,乘“春天盛会”之伟风,继续深入学习悟透两会精神,做好两会精神“三进”工作,办实事、开好局,在马院2021年的新征程上,迈出新气象,打下新成效!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