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课程简报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服从学校统一指挥,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经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推动教学工作从线下迅速切换到线上,在授课教师的充分准备和支持之下,顺利完成了42个课堂的线上教学任务。现对第十五周12月5日-6日的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第十五周12月5日-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开设3门专科生公共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共42个课堂)。授课教师14人,学生总数843人次。授课教师在线采用腾讯会议、智慧职教云等平台开展教学,整体效果良好。教师积极准备,学生热情反馈,达到在线授课要求及效果。副院长杨娜参与课堂旁听并鼓励全院教师开展互听,督促、帮助、互相学习。
二、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充分发挥智慧职教云、腾讯会议等平台技术优势,利用视频、音频、弹幕、投稿等方法,开放式、多渠道的与学生门展开互动,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课堂氛围新鲜、热烈,整体效果满意,学生到课率很高,收获颇丰。
三、问题及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直播课堂时有卡顿,平台视频会出现掉线、登录不上去等现象。单个平台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最佳状态开展教学活动。结合临近期末,实践课复习课比较集中,讨论课堂较多,线上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针对一些问题的探讨,线上交流大家不能够充分表达,讨论甚至辩论的气氛不容易带动起来。对学生的关注及观察无法照顾周全,学生的状态无法及时掌握。
3.2提升建议
网络学堂的讨论要有成效。几个关键点:一是要精心设置具有可讨论性的开放性问题;二是教师要亲自主持并及时引导、推动学生讨论;三是教师对每个讨论问题要总结提升,以使学生对问题有更为深层次的认识。针对学生随意弹幕,影响上课的严肃性,“弹幕”等形式的师生互动环节有待提升规范。由于网络等方面的局限性部分学生确实会出现无法准时上课等现象,对于线上授课的签到听课统计记分等需要更灵活和人性化。
通过第十五周12月5日-6日的课程,总体来说,可以看出教师及同学们为线上教学模式所作的巨大努力和探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个别课堂微有瑕疵,但整体效果满意。后续,马院将积极总结网络课程教学的经验,继续寻找、补充线上教学新模式的思路及方法,保障院本学期教学课程的顺利完成。
撰稿:杨娜
责编:吴萍
审核:杨晗
九州注册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年12月6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