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组织“周末理论大讲堂”在线学习简报(第三期)
4月26日15:00思政部教师在新教学楼E306集中收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堂”第三讲视频直播,此次直播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主讲,主题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讲解。
吴晓明教授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况、费尔巴哈哲学和国民经济学、《手稿》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等三部分展开讲解。从《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基本定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手稿》发表后的巨大影响、《手稿》的基本结构、马克思学说基础架构的形成等方面引入主题,指出《手稿》几乎涉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所有方面,是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一个重要成长节点。
吴晓明教授指出,《手稿》的重点内容是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异化的积极扬弃”为核心的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探索,以“对象性的活动”为核心的哲学批判。由此得出小结:《手稿》是马克思创立自己学说的理论“前夜”,体现马克思学说的基本来源和主导结构,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理论建构奠定切近的思想基础。
这一讲的内容虽有些晦涩难懂,但对于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教师们观看直播后纷纷表示,应自觉培养广博的理论与专业知识素养、驾驭理论的能力素养和坚定的理论信念素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