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注册信息系统安全加固管理制度
第1章 概述
第1条 本制度规范九州注册信息系统安全加固工作的管理,明确信息系统安全加固的申请、审批、方案设计、测试、实施以及相应文档资料建立等相关流程内容,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加固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对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提高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
第2条 本制度适用的客体对象:九州注册信息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业务系统主机(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
第3条 本制度适用的主体对象:九州注册信息系统的用户和运维人员,包括九州注册的内部员工、外部用户(系统集成商、代维厂商、软件开发商、设备供货商)等。
第4条 安全加固启动原则:定期/非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后进行风险管理;新增系统/设备上线前;原厂商发布重大安全漏洞或重大修改的补丁;出现安全事件后的应急响应加固;
第5条 安全加固实施原则:加固内容不能影响目标系统所承载的业务运行;加固操作不能严重影响目标系统的自身性能;加固操作不能影响与目标系统以及与之相连的其它系统的安全性。
第2章 实施流程
第6条 安全加固实施流程图如附录一所示。
第7条 前期准备:成立项目组,成员主要包括学院主管领导、学院安全管理员、学院系统管理员、系统集成商、安全运维厂商等人员。并确认安全加固的范围、对象、目标。确认所需的开工条件,包括技术资料、人员配合、场地环境等。
第8条 资料收集分析:阅读前期安全评估的报告,从而细化加固的目标和现有系统的安全状况,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充评估;收集被加固设备的系统情况、应用需求、环境情况等。
第9条 方案制定:根据收集的信息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包括时间安排、流程、操作方法等。为防止加固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制定回退方案和应急方案,回退方案用于加固导致系统不可用时将系统回退到加固前的状态,应急方案用于处理其他不可控的情况(包括加固失败后无法回退)。
第10条 方案协商:组织项目组成员对实施方案进行研讨,提出相应修改意见,确认其可行性。
第11条 方案测试:对于特别重要的系统或特别危险的加固操作,可以进行加固测试,通过加固测试后才能确定最终实施方案。
第12条 方案报批:将方案提交相关主管领导审批,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13条 系统备份:对于重要的系统,为了能够在加固失败的情况下快速回退或恢复系统,必须在事前进行相应的备份,包括系统备份、配置备份、数据备份等。
第14条 加固实施:根据具体的加固方案实施加固操作。
第15条 设备可用性确认:在加固完成后,需要与应用人员确认设备的可用性,并观察一段时间,待确认设备正常运行后加固人员才可离开现场。
第16条 回退:加固操作实施后,被加固对象出现异常,经分析判断明确后,根据回退方案和应急方案,及时进行响应处理。
第17条 效果检验:为确保加固有效,在加固全部完成后,将对加固效果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包括:加固后对所有被加固设备进行一次扫描;对重点设备进行抽样检查;对加固日志和扫描结果进行分析;提交残余风险报告。
第18条 总结汇报:生成加固报告,内容包括加固过程的完整记录、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建议、对加固设备的安全审计结果。
第3章 风险规避
第19条 加固实施时间:为避免加固过程影响系统业务运行,加固时间应该选择在系统业务量最小,业务临时中断对外影响最小的时候。
第20条 加固实施操作:加固操作需要按照系统加固核对表,逐项按顺序执行操作。
第21条 加固实施记录:对加固后的系统,全部复查一次所作加固内容,确保正确无误。
第22条 系统备份与恢复:系统加固之前,先对系统做完全备份。加固过程可能存在任何不可遇见的风险,当加固失败时,可以恢复到加固前状态。当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时,首先使用备份恢复系统提供服务,同时与相关安全专家小组取得联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第23条 沟通与交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定不同阶段的实施人员以及主管方的配合人员,建立直接沟通的渠道,并在工程出现难题的过程中保持合理沟通。
第4章 附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