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园地>详细内容

党建园地

创新“四三两双”党建工作模式,引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27 21:07:28 浏览次数: 【字体:

    九州注册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在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支部在建设过程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创新“四三两双”党建工作模式,“四三”即心怀三颗“心”(赤子之心、仁爱之心和工匠之心),统领三个平台(云南省现代制造技术公共实习实训基地、云南省高校复杂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机电加工科普教育基地),锤炼三支队伍(党员、教师、学生骨干),突显三项功能(教学、科研、服务);“两双”即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双师型”教师的模范作用。党支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主要做法

一、融入“三全育人”理念,以“三颗心”助力专业群师生成长,突显“服务”功能。

    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助力专业群师生成长。以学生党员发展为抓手,严把“质量关”,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入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亲和力强,近三年培养入党学生56名。

    (一)以赤子之心抓师生的思想素质。

    每月按期保质完成“三会一课”,每周五下午为固定活动日,定期开展主题党日师生联系日教研活动日双报到服务日,积极开展党群团联系活动,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学生之家,增强师生归属感和获得感。

9e5f923808cb4c1d8df9f19a8de498ab.png 

    (二)以“仁爱之心”主动帮扶困难师生。

    依托微信公众号、留言板等平台,及时了解师生诉求,并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采取措施解决;建立困难师生帮扶机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开展服务、帮扶、慰问等活动,按党总支帮扶制度建立困难党员台账,支部书记每月与入党学生、班级学生、贫困学生进行交流1-2次,主动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支部党员深入班级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帮扶,建立一对一就业档案,全力促进就业困难学生就业。 

    (三)以“工匠之心”传道授业助力技能大赛。

    充分发挥“三个平台”设备品种齐全、实训规模大的自身优势,“双带头人”及“双师型教师”不惜利用课余及寒暑假时间,以“工匠之心”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省国赛培训及技能鉴定,承办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使举办大赛和参加大赛成为常态化,逐渐形成专业的大赛文化,在大赛中成长,在大赛中创新,最终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管”的效果。

cfe5b3075598427c9e36b1d379135247.jpg 

二、党建与专业建设双融合、双促进,不断丰富“三个平台”综合实力,突显“科研”能力。

    支部在创建全国样板支部期间,立足专业群发展需求、遵循教育教学人员成长规律,以一流党建汇聚起支部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在党支部搭建的平台上“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整合专业群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以丰富“三个平台”综合实力,对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支部积极配合学院完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建设多专业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积极开发实训项目,不断完善管理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植入文化因素、课程思政,增加实训工位数并满足专业实践实训要求,积极为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产、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创造优越条件。

    (二)提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依托学院的区域优势,在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训、合作产品开发等方面,积极与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充分满足专业群学生的顶岗实习要求,并为教师“科研”提供便利条件。

三、探索“党培班”兴趣小组工作模式,锤炼党员、教师、学生骨干“三支队伍”,突显“教学”功能。

    支部探索建立了“党培班”,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出的兴趣及特长,分为“导生组”“志愿组”“读书交流组”“宣传组”“技能组”5个小组,在党员、教师的引领下形成各兴趣组的学生骨干核心,党员、教师、学生骨干“三支队伍”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在专业群师生中形成模范带头作用,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一)“导生”小组。由高年级优秀学生选拔出1-3名作为学生骨干并担任“导生”,对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大一“入党新生”进行大学生活熟悉、学习教育、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协助党支部和教师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即培养锻炼了导生也促进了他们的思想觉悟与理论知识体系。

    (二)“志愿”小组。负责协助支部组织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各种志愿活动,并出谋划策,经常、长期地组织校园和社会的公益活动,或联合校团委、其他支部一起活动,以深刻了解社会、感受生活,全面提高入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推动支部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支部的良好形象。

    (三)“读书交流”小组。把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与加强党支部的建设、抓好入党学生的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每月定期组织入党学生集中学习、谈心交流,开展书法学习、科普活动等,党小组长每个月确定学习重点,组员集中学习并做好笔记,并邀请支部教师参与交流谈话,通过谈心找出问题、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增进团结。

    (四)“宣传”小组。“宣传组”积极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决议,多方面、多渠道、经常性的了解入党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舆情,并及时向党支部反映。同时围绕每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活跃支部的文化体育生活。

    (五)“技能”小组。配合专业群内跨年级组建专业技能小组,教师作为“导师”以技能训练、绝技绝活传承、科研技改、创新创业为学习内容传道受业,学生骨干作为“导生”以老带新传承所学技术技能,积极组织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时面向社区群众、企业、其他学生提供科普服务,提升专业技能及社会服务能力。

6eb20b28d0964dc1be523134c2777a48.png 

e605cb81b0db4051909ab10946bdfed0.png 

    四、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引领作用,以全面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三项功能”。

    (一)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以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等教学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两双队伍”的信息技术“教学”功能。

    (二)提升研发和技改能力。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及工作任务体系,强化对教师研发、技改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支部积极联系企业做好校企合作工作,支持支部教师5年内赴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顶岗实践,与企业共同开展横向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两双队伍”的“科研”功能。

    (三)提升国内外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各类国内外合作院校交流、技术技能服务项目,多元化、多渠道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促进教育理念与国际对接,教学能力向国际化转型,提升“两双队伍”的“服务”功能。

66b39dc0c8d4468994115d87fbceeff2.png 

主要成效

一、一流党建打造一流专业群

支部把党建工作和专业建设有机结合,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推进成效显著。第二支部今年成功通过了全国样板支部的验收。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群为云南省“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群建成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进入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获批国家级装备制造示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项目等10余项建设项目,建成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3个。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87%,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二、一流党建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支部党员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支部教师近三年发表科技论文33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国家级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院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网络微课4门、虚拟仿真实训课程4门,参编特色实训校本教材6本、虚拟仿真实训校本教材4本,参编公开出版教材5本、信息化教材2本,开发教学资源2个。

三、一流党建助力学生成长

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亲和力强,支部10名党员担任了辅导员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亲力亲为,在推进学生思想教育、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宣传委员赵福伟同志获得云南省“最受学生敬佩辅导员”称号,5名党员获院级“优秀辅导员”称号,支部书记董钟慧同志所带学生叶全获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近三年学生获云南省三好学生、云南省优秀学生干部、云南省优秀毕业生33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云南省政府奖学金、云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38人次,获全国英语口语大赛三等奖、“国防万映”活动全国三等奖、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多人先后被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轨道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择优录取。

四、一流党建引领科普社会服务

支部党员均为云南省机电加工科普基地的主要成员,科普基地自2014年成立以来,积极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健全宣传网络,广泛联合各单位开展服务社会活动,实现科普资源共享共建。

积极参加云南省科技厅关于举办的科技宣传周活动;与昆明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以“机电发展 科技惠民”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受到云南信息报、都市时报、云南在线等10家新闻媒体报道;与昆明科学电器研究所联合举办“电学创新发展,电与大众生活”为主题的科普系列活动,通过横向合作、发挥优势、共享资源,创新了党建服务社会活动形式。

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红军长征过昆明图片巡回展,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并在云南科普网报道;举办以“科普孵化人才 创新引领未来”“职教改革四十年 产教融合育工匠”科普游园主题活动。在学院对口扶贫点—元阳县逢春岭乡开展“党建引领科普 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的科普游园活动,将党建引领扶贫先扶志、扶智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提升了广大村民的科学素质和脱贫信心,获得了广大村民的高度认可。

 

九州注册机械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在学院党委正确领导、总支悉心指导、支部竭力付出下,不断引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同时,党培班将一如既往担当并传承为党输送合格党员的重任,同时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和主题教育。

继续强化开展党的知识理论学习和各种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有利于不断坚定信念、锤炼党性,强化三颗“心”(赤子之心、仁爱之心和工匠之心);

二、必须不断提升党建业务阵地融合建设。

将支部建在专业群实训基地上,统领三个平台(云南省现代制造技术公共实习实训基地、云南省高校复杂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机电加工科普教育基地),让支部有个设施完善、内容丰富的“家”,为党建效果装上加速器。

三、必须不断加强入党学生培养的体现传承。

继续实施以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分别建制班级,如入党积极分子党培班对入党申请人的监督,发展对象党培班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培班监督,预备党员党培班对发展对象党培班的监督、专业群非党员教师对党员教师的监督等工作,有利于全员参与、提升管理成效,增强组织纪律性,锤炼三支队伍(党员、教师、学生骨干)。

四、必须不断提升担当与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双师型”教师的模范“两双”作用,在专业群内比学赶帮超,有利于加强专业群师生的服务意识,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五、必须持续提升支部品牌影响力。

以党培班项目为载体,擦亮底色,扩大影响力,同时为专业群建设项目添砖加瓦,突显三项功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终审:李斌华
分享到:
【打印正文】